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59章  (第2/3页)
若有一小块地用来种植红薯了,其他粮食的产量必定会稍稍降低。    所以从宏观角度计算,粟和小麦等粮食一定会在总体上产量降低。    因此这个计划一开始,就是在削弱关东的实力。    并且越是灾荒时期,越会导致人们大量种植红薯。    而这东西能够解救灾民,却不能让军阀实力增长。    不过南边影响应该不大,毕竟那边水稻产量很高。    但没关系,先影响一下关东等地就行了。    而此时,杨秋正忙于收复幽州之事。    粮草、武器等各类物资已然筹备充足,调兵遣将也已完成,兵卒们纷纷来到幽州等地。    故而,杨秋此刻正与张辽以及褚燕共同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。    自然,赵云和徐晃依旧驻守在河套平原,并且负责军管阴山目前开采出来的矿洞。    不仅如此,杨秋还派遣了众多工匠前往那里,开始着手建立砖厂、炼铁厂等设施,她打算在那里修建几座城池。    所以,河套平原那块地域,始终需要有人驻守,并且还要聚集大量的人力开始进行建设工作。    而吕布此刻在辽东,张杨则驻守在太原郡。    因此,收复幽州这件大事,主要由在此地驻守了几年的张辽配合进行。    至于褚燕,为何也被调到此处呢?    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,褚燕一直负责太行山的剿匪事宜。    没错,杨秋依照历史惯性,将剿灭山匪的重任交予了褚燕。    在过去的这几年中,昭国建立之后,来往的商队日益增多,太行山的那些土匪自然便起了抢劫的心思。    这群土匪数次聚集起来妄图闹事,而杨秋如今要坐镇中央,断不可能时常带领一大批人跑到大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