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具雏形的工业  (第4/4页)
    而且新的轨道并非木轨,而是有一部分采用了铁轨。    这增加了轨道铺设的难度,下官估计,短时间内是用不上的。    杨志疑惑道:“既然有木轨为何要用铁轨,炼铁本就不易,为何要浪费在这里。”    松溪仲苦笑道:“殿下,木轨虽然铺设方便,但用不了多久就要更换,使用时间极短,就南方铁矿到灵州的这么一段,每年所花费之巨多达数万贯,沿途用于维护轨道的工人就有近千人之多。    这人吃马嚼的,每年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极大的负担。    铁轨虽然建造困难,但是只要建造成功,讲来能够为我大齐剩下不少的钱财。    也不用那么多的人手每天更换轨道了。    杨志恍然道:“原来如此,父王曾言,读书万卷,不去出行万里,今日某受教了。”    “大王英明!”    松溪仲连忙附和道。    “走吧!随某道码头看看!”    “殿下请!”    说着松溪仲便在前方带路。    早饭过后的灵州码头,顿时变得忙碌无比。    大大小小的船只,将停放在对岸的铁料运送到这边,在一声声嘹亮的号子声中,将沉重的铁料卸船装车,运送到附近的炼铁厂中。    生产出来的铁锭作为原料运送到北方进行再加工。    这一套体系虽然有些繁琐,但这是杨浩为了防止战略资源过于集中,而想出的无奈办法。    而且这样做,也能无形中解决许多人的生计问题。    效率虽然低下,但是对于目前的齐国来说,却是善政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